【背景】
FVIII是凝血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FVIII功能缺失则会导致血友病。FVIII分子是异源二聚体,由重链(HCh,A1-A2-B 结构域,分子量:90-210 kDa)和轻链(LCh,A3-C1-C2 结构域,分子量:80 kDa)组成。由于重组FVIII分子表达量低,成为体外表达FVIII分子的一个挑战,先前有报道密码子优化以及B结构域删除的FVIII (BDD-FVIII)cDNA可以增加FVIII分子表达量,且慢病毒系统对于表达FVIII cDNA 非常有效,然而,同义突变可能影响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本文通过基因合成的方法优化BDD-FVIII cDNA密码子 并构建至慢病毒载体中,与野生型(WT)FVIII cDNA载体表达的蛋白质表达量以及性质相比,结果显示,经过优化的BDD-FVIII cDNA可以增加蛋白质的表达量,且不影响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
【方法】
- 密码子优化B结构域删除的FVIII (BDD-FVIII)cDNA(CO)及构建至慢病毒载体
- CO蛋白表达分析
- CO蛋白的结构和活性分析
将FVIII cDNA 的B结构域删除,用一个linker序列代替,并在C端增加一个40氨基酸组成tag标签,此标签包括凝血酶和烟草腐蚀病毒肽链内切酶识别位点Strep/10xHis ,此cDNA命名为CO,并将CO构建至慢病毒载体PLNT/SFFV-MCS。
通过将CO慢病毒载体多次转导细胞,以增加拷贝数,利用ELISA法对CO蛋白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Western-blot(WB)、圆二色光谱技术(CD)等方法对CO蛋白的一级和二级结构进行分析;利用显色分析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分析(SPR)方法对CO蛋白的活性进行分析。
【结果】
- CO蛋白表达分析
- CO蛋白结构和活性分析
- CO蛋白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作用
将CO慢病毒载体转导入BHK-M,SK-Hep-1 和CHO 细胞系,但是BHK-M只分泌单条链的SCh,而SK-Hep-1 和CHO可以分泌异源二聚体HCh和LCh,如图2和3所示,所有细胞的CO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高于WT型的表达,高达7倍, xyntha为BDD-FVIII对照组。
用凝血酶切割分析CO和WT蛋白,结果发现CO和WT蛋白切割的LCh与xyntha的相似。WT和CO蛋白的氨基酸覆盖99%的BDD-FVIII的序列,并且WT和CO cDNA含有相似的转录后修饰位点(PTM)。
利用原紫外圆二色性(CD)分析CO,WT以及xyntha蛋白的二级结构,每个蛋白在219nm处均存在强的负极值,且Β结构的含量相似,这些结果显示WT和CO蛋白的二级结构相似。
假设WT和CO正确的整体结构可以反应FVIII的活性,利用显色分析估计蛋白活性比率,WT和CO蛋白具有相似的结果;蛋白特殊的活性研究结果显示,CO蛋白的活性是WT蛋白活性的1.5倍。
由于B结构域的删除可能与FVIII变体活性的差异分析有关联,因此增加WT和CO蛋白的凝血和凝血酶生成实验,结果显示WT和CO特殊活性相似,该实验结果是基于凝血时间,凝血酶峰高和到达高峰的时间。
FVIII有VWF结合延伸点,研究WT、CO及xyntha与VWF的结合方式,以评估WT和CO的结构,结果显示它们的动力学参数相似。
【结论】
密码子优化的BDD-FVIII蛋白表达量增加,是WT型的7倍,且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与WT型蛋白相似。
Syno®平台服务订购
- Email:请将您的详细需求发送到support@synbio-tech.com
- 电话订购:您可以直接拨打免费热线4000-973-630(按1)联系我们经验丰富的工程师
- 在线咨询:您有任何技术问题均可与我们进行网页在线互动
- 关注泓迅科技微信公众号:szhxswkj;按照“姓名+学校/公司名称+联系方式”给我们留言,即可免费获取“Syno®平台基因合成技术应用手册”。
参考文献
[1].Ward NJ, Buckley SM, Waddington SN, Vandendriessche T, Chuah MK, Nathwani AC, McIntosh J, Tuddenham EG, Kinnon C, Thrasher AJ, McVey JH.
Codon optimization of human factor VIII cDNAs leads to high-level expression. Blood 2011; 117: 798-807.
[2].Shestopal S A, Hao J J, Karnaukhova E, et al. Express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codon-optimized blood coagulation factor VIII[J]. Journal of Thrombosis &
Haemostasis, 2017.